国家社科同主题立项课题的10个选题趋势

2024年05月06日 08:22  点击:[]

国家社科等基金项目的申报书,往往要求申请人填写“相对于……基金已立同类项目的新进展”。这就涉及到同主题立项课题的选题。一方面,课题研究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继续研究,前人研究过的主题,后人仍可继续研究;另一方面,同主题课题只有跟已立同类项目有所区分,才可能被立项。不过,很多作者并不清楚同主题课题立项的选题趋势。为此,我们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梳理出如下10个选题趋势。


一、先“现状”,后“机理”,再“路径”



同一主题展开课题研究时,早期的课题选题往往很“简陋”,直白地研究“现状”问题。等到“现状”已经明确,后续的课题选题就考虑研究理论层面的基本原理,转向“机理”等问题。有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再往后的课题为了确保立项,就会偏向“路径”研究,即借助已有的理论基础对“实践”问题做出回应。

比如2010年立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及理论提升研究”,调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研究其“现状”。该课题之所以能获得立项,很大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在当时刚刚被官方提出,且尚未被提炼为24字,所以需要先“调研”。等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其凝练为24字后,尘埃落定,后续的立项课题如“传统视域下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研究”(2015)、“严肃游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设计策略与运行模式研究”(2016),便侧重研究“践行”“传播”等路径层面的相关问题。


二、先“全局”,后“局域”,再“群体”


就研究主题而言,同主题课题往往先从“全局”展开研究,侧重整体,有了一定研究基础后,后续的课题会逐步聚焦到“局域”,并一步步围绕具体的群体做微观研究。这里的“局域”,有时指局部地区(区域),有时指将一级主题缩小为二级甚至三级主题。

比如1996年的立项课题“价值观的形成及演变机制”,课题名称极为笼统。到了2002年,立项课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价值观研究”已聚焦到珠三角这一地区做专门研究。12年后即2014年,立项课题“新媒体时代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其选题不仅聚集到西部欠发达地区,而且将“价值观”进一步缩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年立项的另一个课题“港澳台青少年中华传统价值观认同研究”,一方面将“区域”聚焦到港澳台,另一方面集中研究当地青少年这一群体的价值观认同。2018年立项课题“乌鲁木齐城区多样家底的调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其选题在“局域”和“群体”上更近一步,聚焦到了乌鲁木齐这一座城市以及该城市的具体家庭上。


三、先“当代”,后“古代”,再“当代/古今合一”


一般来说,同主题课题在研究之初,往往首先立足“当代”,探讨当时生活的时代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里的“当代”,可能是当时的“国内”,也可能是当时的“世界”。之后,后续的立项课题可能会把选题的焦点对准“古代”。再往后,则会出现一些立足更新时代背景的同主题课题,以及“古今合一”的相关课题。

比如,立项课题“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我国青年一代的影响研究”(1992)和“儒家伦理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构建”(1996),分别围绕“西方哲学”和“儒家伦理”研究价值观。这是因为1992年之前,刚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上唱衰社会主义的声音不绝。而20世纪90年中期,国内又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如何看待到西方思想,如何认识儒家思想,这是当时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到了2011年,立项课题“汉代今文经学道德价值观研究”,直接研究古代的道德价值观。2023年,立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性及融通机制研究”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这一时代命题,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与前者的契合性及融通机制,转向“古今合一”。


四、先“国内”,后“域外”,再“中外比较”


在研究某个主题时,立项课题一般先选择研究国内,有了一定基础才聚焦域外。等到国内、国外研究都有相关基础后,才考虑做中外比较。当然,这里的“域外”既可以直接研究国外的对应主题及其问题,也可以研究中国“走出去”。

比如1992年立项课题“开放地区人生价值观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虽然课题名称上没有直接说“开放地区”是中国的开放地区,但该课题的负责人来自华南师范大学(该校位于广东),而且1992年“南方谈话”也跟广东有直接关系,所以不难推断,这里的“开放地区”是指我国沿边、沿江、沿海开放城市。2009年立项课题“美国德育价值观澄清理论研究”,选题聚焦“美国”,研究该国的德育价值观理论。2014年立项课题“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问题研究”,研究的是另一种“域外”问题,即中华文化价值观对外传播,即中华文化走出去。同年立项课题“中西价值观比较视阈下我国当代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进一步立足“我国当代”,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研究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


五、先“成熟学科”,后“学科扩散”,再“学科特色”


一个研究主题被纳入学术研究后,往往首先出现在相对成熟学科的选题中,之后慢慢被其他学科借鉴、纳入,产生研究主题的学科扩散现象。当很多学科都在研究这一主题时,为了确保课题的创新性,不同学科便在上述主题基础上,着力突出本学科特色的特定研究对象。

比如,就“价值观”这一主题而言,研究较为成熟的学科有教育学、哲学等。1992立项课题“学生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及其交互作用”,正是一个教育学选题。几年之后,文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课题才研究“价值观”,如2000年立项课题“中国文学当代文学中的价值观研究”、2003年立项课题“中国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价值观动因分析:数量模型和策略建议”。到了2004年,“价值观”课题研究也出现在体育学中,如“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之后,体育学的后续立项课题逐步在“价值观”基础上,推出富有本学科特色的研究对象,如“价值观视域下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态度与行为的实证研究”(2017)。


六、先“一般”,后“具体”,再“理论/背景”


这一趋势,跟第二条较为类似。即最初的课题往往先从一般意义上研究某主题,之后才出现一些更为聚焦的同主题课题。在上述基础上,再往后的选题一般通过补充理论视角、特定背景,来强调自己与已立同类课题的区别。

比如1991年立项课题“价值观与民族凝聚力”,选题表意较为宏观。而2016年立项课题“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已能聚焦到农民群体上,比之前的立项课题表意更为具体。在此基础上,2020年立项课题“乡村振兴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进一步补充了“兴村振兴”这一背景。且名称上出现“生活化”字样,表明该课题极有可能使用特定理论去研究价值观生活化。


七、先“通用”,后“学科”,再“方法”


这一趋势说的是,同主题课题在研究之初,虽然申报时是按具体学科申报的,但课题选题从名称上看,其实并不专属于某一学科,更像是一种通用表述。之后,随着各学科的研究基础得到加强,才出现了一些学科特色鲜明的同主题课题。顺应“学科基础不断加强”这一现实,后续申报并获得立项的课题,也更加注重专业方法的使用。

像前面多次提到的1991年立项课题“价值观与民族凝聚力”,从名称上,很难说它只属于某个学科。而2001年立项课题“英国小说与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里面出现了“英国小说”,很明显属于外国文学专业的课题。类似的立项课题,还有2013年的“反映道德多元的执法司法案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机制研究”,这是一个法政治学选题。而2018年立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测量及教育研究”,虽然属于马学科选题,但它已经使用“量表开发”方法,对“生命价值观”展开测度。


八、先“独立”,后“并列”,再“转化/融合”


这一趋势说的是,最初的立项课题往往基于单个主题提出研究问题,而之后的立项课题可能出现多个变量,并使用“与”字将多个变量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课题问题。再往后的课题,可能倾向于在多个变量间建立特定关系,研究二者转化或融合的问题。

比如,2004年立项课题“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单纯研究“体育价值观”,除此之外,没有出现其他变量。2018年立项课题“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研究”,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不仅研究“体育价值观”,而且研究“体育行为”。2020年立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理及促进策略研究”,不仅同时研究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而且聚焦二者关系,研究“知行转化”问题。


九、先“同代”,后“代际”,再“整合”


前面几个选题趋势中,我们曾多次提到“群体”。围绕“群体”展开研究时,同一主题较早的立项课题一般先从整体上研究“同代”群体,即便不直接研究“同代”,它们也不会刻意强调“代际”。在此基础上,之后的课题选题会逐步强调“代际”差异,即同时研究好几代群体。再往后,更新的立项课题可能在“代际”基础上,强调“代际整合”。

比如1992年的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剖析及对策研究”,就是从整体上研究“大学生”这一代群体。而2021年立项课题“‘00后’大学毕业生工作价值观的代际演变与动态特征研究”,虽然带有“00后”字样,但它实际研究的是“00后”相比其他年代的大学生,其工作价值观发生了什么变化,呈现出什么动态特征。该选题强调的是“代际差异”。2023年立项课题“大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大中小学”属于“代际”,而“一体化”则侧重“代际整合”,强调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十、先“中性”,后“负面”,再“得失”


这一趋势说的是,同主题立项课题早期的选题只是客观描述一个现象,从字面上看属于中性,不带有任何正面或反面之意。之后,有些选题会侧重“负面”问题,有些选题则在已立同类项目基础上,倾向于同时研究“得”与“失”。

比如2015年立项课题“国际传播背景下的动画作品价值观输出、传播及影响研究”,从名称上,看不出任何喜好,只是描述了一个中性的问题。而2017年立项课题“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虽然也在研究“价值观(传播)”,但它直接聚焦相对负面的“制约因素”。到了2018年,立项课题“港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演变历程及其得失研究”,则转向“价值观(教育)的得与失”,既肯定成绩(正面),又承认不足(负面)。


十一、小结


以上便是同主题立项课题的10个选题趋势。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选题趋势是就总体而言,不排除有些立项课题并未完全遵循这些规律。同时,尽管每一项趋势我们都给出了“从……到……”,但这不代表在实际课题选题中,可以随意绕开前面的选题方向,而直接研究后面的那个最终的方向。比如第一条说,先“现状”,后“理论”,再“路径”。其真实意思是,如果当下“现状”尚不明确,就应当首先研究“现状”,而不能直接去研究“理论”或“路径”。反过来,当“现状”已然明确后,就不应在停留在“现状”,而需要继续研究“理论”或“路径”。一句话,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课题选题就应当首先考虑研究什么。


文章来源:社科学术圈公众号(国家社科同主题立项课题的10个选题趋势,侵删联系)

上一条:2024年国家社科项目申报的20个变化与申报新规18条 下一条:只给5G加个A,即可开启“万兆时代”?

关闭